(1)
角厝與灶(地址:台中市南屯區楓樹巷14號)
早年農村有許多土角厝,如今多已斷垣殘壁、面臨絕跡。而這也是我里唯一僅存的土角厝,位於楓樹巷13號與14號間的路旁。
土角厝是以土漿為材料,製作一塊塊的土塊,並堆疊成的建築。
先民橫越台灣海峽後來到台灣,第一件事情就是蓋房子。而當時的人就是用土漿製成土塊後,與鄰居親友協助來堆砌。屋頂以竹木為樑,以稻草、甘蔗葉或台灣瓦作為厝頂。
土角厝的優點為隔熱性強,冬暖夏涼,清爽舒適。且又可就地取材,既環保又省錢。但缺點就是怕水,所以每遇雨日就會融化或脫落,因此人們會在土角厝外覆以稻草或瓦衫,也可以塗石灰來防雨淋。
另外,在楓樹巷14號的三合院中,靠近門口的房間裡有早期人家使用的灶,該家的婆婆有時會親手做芋粿,並邀請民眾一同到家來來蒸粿,讓大家一起來體會傳統使用傳統灶生火與烹煮的過程,最後大家再一起吃粿。
(2)
彩繪文化
雖然楓樹里不是一個很大的鄉里,但走在楓樹里中,你到處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藝術品。
例如雕刻瓷磚地板
環保藝術品
陶瓷
或者是彩繪牆面
除此之外,本里共有六座橋,每座橋都有各自的風格,且幾乎都有名字,上面也繪有本里的特色文物和雕刻作品,讓旅客能夠感受到濃濃的楓樹民情。
此六座橋共有兩座無名,其他的分別名為倫理橋、公田埤橋、楓愛橋和水碓橋,還有另外兩座為小橋和楓樹巷橫越楓樹溪的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